香港首個中華聖經文物展
1,300
年歷史
100
件以上展品
中華聖經文物館透過展出數十件全球罕見的文物珍品,為參觀者還原當初宣教士來華傳教的心路歷程。 直到今天,聖經對於我們來說,可謂只怕你不看,不怕沒得看!大家是否想過,今天的理所當然是建立在百多年前,無數宣教士越洋來到中國傳教和翻譯聖經,甚至奉獻上自己的生命,只求讓中國人認識福音。
三個第一,由您發掘。
中華聖經文物館透過展出數十件全球罕見的文物珍品,為參觀者還原當初宣教士來華傳教的心路歷程。 直到今天,聖經對於我們來說,可謂只怕你不看,不怕沒得看!大家是否想過,今天的理所當然是建立在百多年前,無數宣教士越洋來到中國傳教和翻譯聖經,甚至奉獻上自己的生命,只求讓中國人認識福音。
一套二十一冊—《神天聖書》
一套六本—《華英字典》
獲得「上海健力士世界紀錄」—
《絲綢聖經》
這塊銅鏡相信是源於東漢後期,在2002年在江蘇出土,上面有18個古文字與福音有關。
於唐朝(781年)建立,記述景教在唐朝流傳情況的石碑拓本,這是第一次福音來華的確據。
於唐朝年間,經幢是景教八面體石棱柱,原是仿效唐代佛教石刻,於唐宗太和三年(829年)建立。
於元朝(1336年)的河南天寶宮建立,這是第二次福音來華的確據。
於清朝咸豐年間,在朝鮮複印了由耶穌會教士南懷仁制作的《坤輿全圖》,即是世界地圖。
於清末年代(1894年),由基督教聖書公會編制的君王版聖經,作為慈禧太后60歲生日的壽禮。
於清末(1897年)在英國發行的“Kipnapped in London”,講述孫中山在當年革命期間的逃亡經歷,對他的信仰、反清革命及一生,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。
於清末年代(1900年),由法國記者所畫的報紙,記述了當時在中國爆發的庚子教難—義和團之亂的悲憤史。
於北宋至清末年間,人們以小腳為美的典範,而裹腳櫈便是其中一種用來纏足的工具。
於清末民初(1901-1937年),由被拯救到濟良所的雛妓製作手工精美細緻的中國古董娃娃。
一位來自美國的約翰大衛斯牧師所寫的文學著作《清國奴隸婦人》“The Chinese Slave Girl”。 照片:《濟良所女孩》照片(黑白) 、《小腳女孩》照片(泛黃)
於民初年間(1927-1949年),由傳教士發起的福音海報熱潮,使這些福音海報遍及全國各地。
《絲綢聖經》是獲得上海健力士世界紀錄的中國最長白絹書法作品,將66卷聖經內容以草書抄寫在50卷絲綢上,全長為5000米。
這本聖經是由中國內地的愛德印刷廠所出品的特別版,作為紀念和合本聖經誕生到愛德印刷廠的第二億本聖經。
這是按清朝乾隆年間(1786年)的鐫刻銅版畫《圓明園長春園圖》作高仿修復的2012年限量版。
博物館級別的動物化石,探索聖經所說的洪水淹沒
350隻來自世界各地民旅的方舟模型
木樓梯、木化石
《挪亞方舟驚世啟示2》